上一页|1|
/1页

主题:一起交流下,买套怎样的房既是投资又是养老?

发表于2013-11-0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房养老”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专家认为,破除“被动养老”,进入“投资型养老”的思路十分必要。无论你需要不需要抵押你的房子用来支付你的养老金,对于未来的人生规划,对于可能的货币贬值的经济形势,用投资的思路以避免资产贬值、最大化房产价值,无疑是一种更聪明的做法。

 

案例分析

 

实际上,养老与理财一样,基本原则都是“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应讲求多元化配置,以达到成功养老的目标。那么,针对不同的家庭,究竟该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房产以达到更佳的养老资金配置呢?

 

A案例:有退休金,仅一套房,宜换租

 

广州某中学林老师,60岁,退休后每月可领到约3300元的退休金。老伴孔女士,58岁,退休3年,原来是某国有企业的普通职员,月退休金2500元。目前两人住在天河区一套总价值约300万元的住宅中,无其他房产,家庭流动资产约有41万元。女儿已经结婚生子,另有住房,在某事业单位工作。

 

理财建议:多元配置,可考虑换租

 

由于林老师家庭双方均有养老金,按照广州目前的生活水平,两位老人的退休金总计5800元,解决温饱没有问题,似乎还无需打房子的主意,但假如原来单位的医疗保险不健全,生活质量将会较退休前大打折扣。

 

因此,瑞富理财产品总监韦杨林建议,该类家庭可以采取稳健理财的方式,多元投资养老,以投资收益补充退休金的不足部分。例如可倾向选择风险较小的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产品,一般来说,获得4%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并非难事,这样可以有效跑赢通胀。另外,应急准备金的配置比例应高于年轻家庭的一倍,4万-5万元为宜。

 

房产专家则建议,由于林老师在天河区的旧房子出租收益较佳,一般情况下月租金可达4000-5000元,因此可以考虑换租。林老师夫妇可以选择另一处环境更好、配套齐全、适合养老的近郊物业,一般两房单位月租金为2000多元,这样在退休后仍有每月约2000元的出租收入的稳定收益,生活质量可以明显提升。

 

B案例:丁克家庭,宜未雨绸缪

 

李太太,广州某事业单位职工,今年52岁。丈夫是工程师,今年55岁。丁克家庭,爱好旅游、摄影、美食。名下有两套房子,一套自住(越秀区旧房子,市值约300万元),一套出租(白云区某大型小区物业,市值约250万元)。

 

理财建议:70岁后可考虑“倒按揭”

 

表面看来,李太太与丈夫在养老上面临的压力并不大,由于拥有两套住房,更可以“放手”腾挪另一套房产以获得更佳收益。由于是丁克家庭,老来没有子女依托,因此,更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退休准备。

 

理财师建议,类似李太太的家庭状态,宜在退休前10年提前做好准备。首先,要做好养老理财计划,适宜配置以下四类产品:货币基金(流动性强,方便应急)、国债或偏债基金(稳健理财,提高收益率)、实物黄金(长线保值,对抗货币信用风险)、保险(除了普通的养老保险,还应配置医疗、疾病类保险)。此外,家庭也需常备更大数额的活期存款或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而在腾挪房产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方面,由于不需要把房子留给子女,可考虑在不同的年龄段陆续将房产变现。基于房地产市场仍有10-15年的上涨预期,建议在李太太夫妇尚未退休的这几年,继续把房子出租。而在李太太夫妇退休后,可考虑出售物业,把售房收入按照以上的配置进行理财,以抵御通胀,同时获得更充裕的可支配的养老资金。

 

由于目前“倒按揭”尚未成熟,从时下的理财角度来看并不太“抵”,但按照国家对以房养老政策的支持,10年后有望获得更优越的“倒按揭”方案,按照先进国家的经验,“倒按揭”是丁克家庭的主要选择。因此,建议李太太夫妇先多加观察,在70-75岁或可考虑把最后一套房产“倒按揭”给银行,夫妇俩可选择更好的养老机构居住,每月获取更充裕的养老金安享晚年。

 

目前以房养老的几种方式

 

(1)子女(抚养人)养老,房产由子女(抚养人)继承;

(2)出租(出售)大房,再租入(换购)小房,以房租差价(售房款差价)养老;

(3)出租或出售房子,自己住老年公寓,以租金或售房款养老;

(4)出售住房,再租回原住房,以售房款交纳房租及养老;

(5)倒按揭,把房屋抵押给有资质的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每个月从该机构取得贷款作为养老金,老人继续在原房屋居住,去世后以住房归还贷款。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