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老崇川龙脉之上首,纵轴腹地,巴黎公馆地域优势明显

发表于2016-05-10
(转)南通有条“龙脉”,每个南通人都应该知道……
“望狼山、览濠河、看钟楼”,这是《江海晚报》对“三德大酒店”优越地址位置的概括,说得非常好。南望狼山,北眺钟楼,“三德大酒店”正好位于狼山与钟楼的连线上,这条连线也正好就是通州古城的中轴线。也正因为如此,民间希望拆除“三德大酒店”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条中轴线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还得从南通逐渐浮出海面的时代说起。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在当时的长江出海口,有一片“扇贝型”的沙洲逐渐隆起浮出水面,取名胡逗洲,这就是南通城的前身,不久之后古通州城的建城地。因为胡逗洲出现时间最早,成型时间最久,所以其海拔远高于市区其他区域,南通民间也留有“长桥”“狼山”一样高的说法,从狼山前往南大街也有一路攀升之感,也正是源于此。


(《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

至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狼山开始隐现,唐高宗李治总章二年(公元669年),狼山“广教寺”落成,“朝山进香须乘船摆渡,时称‘慈航院’。上山进香的人渐多,各行业兴起,这是狼山镇最初的雏型。”狼山镇因“广教寺”而逐渐形成,而位于狼山北方的胡逗洲亦在不断扩大,不断有“流人”迁入,以煮盐为业,朝山的香客大多正是来源于此。也在那时,狼山及“广教寺”已经确定了自己在南通城的宗教地位。


(《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

随着大唐的衰落,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战乱年代,作为地处长江口的胡逗洲军事价值显现,十国之一的“吴”在胡逗洲和东洲设立“东洲静海都镇遏使”,统领周边区域的军事力量。自此,南通市区第一个正式名称“静海”出现。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正月,后周从北方攻入南唐静海,设立“通州”,统辖静海、海门,“隶扬州,州治静海”。

既然“州治静海”,就必须要正儿八经的建城了,也就在这一年,静海制置巡检副使王德麟开始在静海筑土城,立东、西、南、北四门,城周六里七十步。次年“以陶甓”,城周外有濠河,城市有市河。虽然当时只是一座土城,但是这里有两个标志性意义:一是古通州城雏形确定,自此以后不管是通州,还是南通,主城区的城市发展都是以此为基础,向外扩张;二是随着“州治静海”,静海(通州)取代当时的如城、海门县城、石港城,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并一直延续至今。

全文高潮来了,那么这个静海制置巡检副使王德麟到底是按照什么依旧来建城的呢?

首先,必须符合中国传统城池的标准,也就是《周礼?考工记》所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简而言之,城市是四四方方的,所谓“地圆地方”,并且以统治者办公地(皇城或者衙署)为中心,“左祖右社”对称建城。

如此一来,作为城市左右对称开建的关键点——中轴线就非常重要了。所以,确定城池样式之后,王德麟肯定需要找人来相土(营筑活动之前的占卜过程,包括了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评价),形胜(借助山川之势,兼险要与便利、防御与美景)。虽然无法查询当年相土、形胜的最终结果,但是有一点是能够肯定的,那就是狼山及广教寺在当时静海(通州)人心目中的地位。所以,最终这条中轴线被确定为北起府衙,南至狼山。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段进绘制)

城建成后,城池“具有封建州城的典型格局:方城,丁字街和护城河,以及对称布局。丁字街口是以县署为首的政治中心;东大街,从文庙到东北部为学宫、书院等文教设施,以及以总镇署和武庙组成的军事中心。沿北城墙一带是游击所等防御工事,由于濠河西北角与通扬运河相通,故城北为北码头,设仓库;东西大街以南为居民生活区域;商店一般沿街布置,另辟有集中市场。”这个布局之后再也没有变动过,甚至连“南大街”这条中轴线的路名都延续至今。



至此,大家就应该明白钟楼至狼山这条连线所承载的南通古城中轴线的内涵,如果换作风水学的说法,这条中轴线就是南通城起始、兴盛、发展的龙脉。

上一页|1|
/1页